放學的鈴聲在暮色中蕩開漣漪,我總愛踩著細碎的影子繞到后院。書包帶在肩頭勒出的紅印子,一挨著青石凳就化成了輕煙。母親侍弄的雛菊叢沙沙作響,螞蟻們馱著面包屑排成蜿蜒的河流,打我的涼鞋邊流過時,仿佛能聽見它們喊號子的聲音。這時候連呼吸都變得清淺,仿佛真的生出透明的翅膀,輕輕落在沾著露水的花瓣上。
梅雨季的某個黃昏,我在墻根處發(fā)現(xiàn)一簇倔強的白。雨水把它澆得東倒西歪,可當云隙漏下光來,它立刻仰起沾滿泥星子的臉龐。父親說這野百合比不得園中月季嬌貴,卻能從水泥裂縫里掙出春天。我蹲著看了好久,看它細弱的莖稈如何撐起整個雨季的重量,看露珠在絨毛葉片上滾成碎鉆。
夜色漫上窗欞時,鋼筆尖在作業(yè)本上犁出的溝壑漸漸歪斜??側滩蛔⊥崎_玻璃窗,讓月光淌進來染白桌角。有時銀盤似的滿月讓我想起外婆灶上飄香的米糕,有時又彎成頑童隨手拋在夜幕里的銀鉤。那顆最亮的星星總追著月亮跑,像妹妹攥著我衣擺的小手。忽然懂得李白為何把月亮喚作白玉盤——原來千百年前,也有個孩子這樣癡癡仰望過夜空。
陶瓷小貓的肚子日漸沉甸,叮當響的硬幣攢著四季的光陰。等春深時我要買個樟木匣子,把松果上的紋路、雨花石的斑斕、夾在字典里的四葉草統(tǒng)統(tǒng)收好。母親笑說這是孩子的百寶箱,可我知道,每當打開木蓋,就能聽見野百合在雨中綻放的聲音,看見月光在石凳上織就的銀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