自然實驗室里漂浮著消毒水的氣味,玻璃鍋折射出細碎的光斑。當(dāng)王老師擰開電磁爐旋鈕時,我聽見水面冒出細小的氣泡。溫度計紅線爬到60℃的剎那,原本漂浮的青蛙突然繃直后腿,在玻璃壁上撞出清脆的響聲。五只青蛙像參加跳高比賽的選手,不到五分鐘就全部躍出水面,濺起的水珠在陽光下凝成微型彩虹。
這讓我想起去年初雪后的山坡。我和小紅執(zhí)著地向陽面滾動雪球,積雪卻裹著碎石不斷從指縫溜走。父親踏著之字型路線示范時,登山靴碾碎的冰晶簌簌作響。"冰面會騙人眼睛。"他指著遠處松樹傾斜的方向,"就像北極科考船困在浮冰里,明明船頭朝著北極星,整片冰原卻悄悄向南漂流。"那天傍晚,我們堆成的雪人朝著北斗七星的方向微笑,圍巾在風(fēng)中輕輕搖晃。
生物課代表小剛蹲在操場角落時,后頸曬得發(fā)紅。三只弓背蟻正用觸角傳遞訊息,細足交替挪動著比身體大三倍的餅干屑。張老師捻著粉筆灰說:"當(dāng)年馬可·波羅要是輕信'東方有黃金鋪路'的傳說,就不會留下讓歐洲震撼的游記。"含羞草絨葉在他指尖蜷縮的瞬間,教室后排傳來此起彼伏的驚嘆。
晨霧中的蛛網(wǎng)垂著露珠,暴雨前的螞蟻排成長隊,這些微小的奇跡都在等待探求的目光。當(dāng)我們放下成見觸碰世界,當(dāng)指尖感受葉脈的震顫、耳朵捕捉石英鐘的私語,生活這本無字書便會自動翻開新的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