暮色浸染云層時,三樓窗臺總趴著個圓臉少年。他校服松垮垮地垂在欄桿外,懷里抱著的橘子汽水泛著細密氣泡,路燈在他腳邊投下?lián)u晃的糖水罐影子。書包拉鏈半敞著,露出皺巴巴的數(shù)學卷子,像是被揉成一團的晚霞。
當月光漫過紫藤花架,少年揣著銀亮口琴溜進涼亭。石階還留著白晝的暖意,他鼓起腮幫時,《小星星》的旋律便裹著薄荷糖的清甜漾開。二樓陽臺的橘貓倏地弓起脊背,尾尖掃落幾片忍冬葉。值班室窗臺突然亮起手電光,老保安推開半扇窗,卻見琴鍵上跳跳糖正噼啪炸響,混著汽水漬在月光里閃成碎鉆。
空罐子滾進冬青叢那刻,少年忽然沖著爬滿凌霄花的鐵柵欄喊:"作業(yè)本總被鉛筆戳破怎么辦?"夜風卷來遠處廣場舞的《茉莉花》,恍惚化作班主任的叮囑:"筆尖磨鈍了就削一削,跌倒了..."他慌忙用沾著橙汁的手指推眼鏡,袖口奧特曼貼紙的反光驚飛了棲在晾衣繩上的麻雀。
這個愛把回形針別成彩虹的男孩,總能把口琴聲吹成粘蜻蜓的蛛絲。他悄悄將不及格的試卷疊成紙船,載著橡皮屑駛過雨后水洼;把琴譜畫滿草稿本邊緣,音符連成發(fā)光的星座軌跡。此刻月光正爬上他的鏡架,照亮別在衣領(lǐng)的夜光徽章——那是用二十次英語聽寫滿分換來的星星,在深藍校服上獨自閃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