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晨推開窗戶,總能看到鄰居王叔在陽臺上吞云吐霧。煙霧像只灰白的幽靈,纏繞著晾曬的校服和樓下小妹妹的蝴蝶結(jié)發(fā)卡。這讓我想起書上看過,五百年前印第安人用煙草祭祀神靈時,大概不會想到這種植物會成為纏繞現(xiàn)代社會的藤蔓。
煙草的誘惑藏在每個細節(jié)里。父親總說飯后一支煙賽過活神仙,可當他半夜咳嗽著摸黑找水喝時,我聽見水杯與藥瓶碰撞出清脆的嘆息。尼古丁像個小偷,從點燃的煙頭溜進身體,在血管里搭起迷宮。醫(yī)學課上的解剖圖明明白白告訴我們,那些焦油正把粉紅的肺泡染成黑褐色的枯葉。
上周體育課,李浩跑完八百米突然蹲在跑道邊干嘔。他紅著眼圈說:"我爸總在客廳抽煙。"這讓我想起教室后墻的禁煙宣傳畫,被煙頭燙出窟窿的肺葉標本,還有媽媽每次默默推開陽臺紗窗時,手指在玻璃上留下的霧氣。
其實改變可以從細微處生長。表哥戒掉十年煙癮后,把買煙錢換成每周一束洋桔梗放在玄關。社區(qū)廣場新設的吸煙亭,讓奶奶跳廣場舞時不必繞過滿地煙蒂。如果我們能在便利店結(jié)賬時不順手拿打火機,在同學聚會時把薄荷糖遞給摸口袋的人,清新的空氣就會像春雨后的爬山虎,漸漸覆蓋每個角落。
放學時看見王叔在垃圾箱旁的吸煙點掐滅煙頭,金屬蓋扣下的聲響,驚飛了圍欄上打盹的麻雀?;蛟S明天清晨,校服上會沾著露水而不是煙味,蝴蝶結(jié)能在干凈的空氣里真正起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