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天清晨走進教室,總能看到不同的風景:小林總會把新買的課外書放在圖書角,阿明卻把書包捂得嚴嚴實實;小美總搶著幫值日生擦黑板,阿強卻連半塊橡皮都不愿借人。這些細碎的生活片段,像一面面鏡子,映照出人性中兩種不同的光亮。
那些愿意分享的人,心里仿佛住著太陽。記得去年秋游,小婷把媽媽準備的壽司分給忘帶午餐的我,她笑著說"大家一起吃更香"。這樣的溫暖在班里隨處可見:課間主動教同學解題的小組長,運動會時把唯一遮陽帽讓給中暑同學的體委。他們就像春雨,潤物無聲地滋養(yǎng)著整個集體。
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,是那些總在計較的同學。上周大掃除時,小杰因為多倒了一次垃圾就嚷嚷著要扣分;考試前阿芳把復習資料鎖在課桌里,生怕別人看了會超過自己。他們把自己裹在透明的繭房里,雖然守著眼前的小天地,卻錯過了窗外綻放的友誼之花。
其實每個人心里都有一架天平。上個月班級義賣,我猶豫再三,還是把最愛的漫畫書放進了捐贈箱。當看到山區(qū)小朋友捧著書的笑臉,那份快樂遠勝過獨自擁有。當然,我也有小氣的時候,比如護著新買的鋼筆不讓同桌試寫。正是這些搖擺的瞬間,讓我們更懂成長的滋味。
或許人性本就是復雜的水彩畫,既有溫暖的金黃,也有冷硬的灰白。但只要我們常懷善意,就像春蠶吐絲般,用點滴行動編織真誠,定能讓心中的天平向光明傾斜。當分享成為習慣,那些計較的刺,終會被溫柔撫平成圓潤的珍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