蟬鳴聲穿透車窗時,我知道老家快到了。七月的陽光像撒在車窗上的金粉,把奶奶系在我手腕的平安結(jié)照得發(fā)亮。爸爸轉(zhuǎn)動方向盤拐過最后一個彎,整座青山便張開懷抱迎向我們。
山腳的溪水正唱著歌,白鵝似的云朵倒映在水面。我蹲下來數(shù)水底的石斑魚,它們突然擺尾游走,原來是媽媽扔了顆石子。爸爸卷起褲管說要教我摸螃蟹,涼絲絲的溪水漫過腳背時,我忽然發(fā)現(xiàn)水底有片會動的"小石頭"——哈!是只背著青苔殼的小螃蟹!
穿過飄著艾草香的巷子,文化長廊的木欄桿還帶著太陽的余溫。這里刻著太爺爺那輩人修水渠的故事,掛著去年豐收時的玉米串。最有趣的是茶文化展區(qū),竹篩里曬著不同顏色的茶葉,聞起來像把整個春天都裝了進去。
回家路上遇見放羊歸來的王大爺,他的草帽檐上還插著朵野菊花。暮色中的石橋彎成月牙,橋下流水馱著晚霞慢慢走。媽媽說我褲腳還沾著溪邊的蒼耳子,這大概就是老家給我的紀念章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