周六清晨,我抱著平板電腦趴在飄窗上,屏幕里忽然跳出姐姐的笑臉。她在悉尼舉著考拉玩偶,我趕緊把剛折的千紙鶴湊到鏡頭前。媽媽端著牛奶路過時笑著說:“你倆這哪像隔了個太平洋,分明是隔了層窗戶紙呀!”
記得爺爺總愛念叨,他年輕時給南洋的親戚寄信,要等足三個月才能收到回音。信封上貼滿花花綠綠的郵票,信紙里夾著曬干的桂花,可再香的桂花也飄不過大海。去年除夕,外婆戴著老花鏡,顫巍巍地在家族群里發(fā)語音:“孩子們快看煙花!”三十多個小窗同時綻開絢爛的夜空。
現(xiàn)在的微信就像個魔法口袋,能裝下會說話的小信鴿、會跳舞的小精靈。上次我養(yǎng)的蠶寶寶結繭,表弟在東北通過視頻看得直跺腳;姑姑寄來的芒果剛拆箱,媽媽就拍下金燦燦的果肉發(fā)朋友圈。老師說這叫“天涯若比鄰”,要我說呀,科技給每個思念都插上了翅膀。
爸爸說他們單位正在試驗全息投影通話,說不定明年生日時,姐姐能“站”在我書桌前唱生日歌呢。窗臺上的綠蘿在晨光里舒展葉片,就像我們伸向未來的觸角,悄悄觸碰著更多可能。
周六清晨,我抱著平板電腦趴在飄窗上,屏幕里忽然跳出姐姐的笑臉。她在悉尼舉著考拉玩偶,我趕緊把剛折的千紙鶴湊到鏡頭前。媽媽端著牛奶路過時笑著說:“你倆這哪像隔了個太平洋,分明是隔了層窗戶紙呀!”
記得爺爺總愛念叨,他年輕時給南洋的親戚寄信,要等足三個月才能收到回音。信封上貼滿花花綠綠的郵票,信紙里夾著曬干的桂花,可再香的桂花也飄不過大海。去年除夕,外婆戴著老花鏡,顫巍巍地在家族群里發(fā)語音:“孩子們快看煙花!”三十多個小窗同時綻開絢爛的夜空。
現(xiàn)在的微信就像個魔法口袋,能裝下會說話的小信鴿、會跳舞的小精靈。上次我養(yǎng)的蠶寶寶結繭,表弟在東北通過視頻看得直跺腳;姑姑寄來的芒果剛拆箱,媽媽就拍下金燦燦的果肉發(fā)朋友圈。老師說這叫“天涯若比鄰”,要我說呀,科技給每個思念都插上了翅膀。
爸爸說他們單位正在試驗全息投影通話,說不定明年生日時,姐姐能“站”在我書桌前唱生日歌呢。窗臺上的綠蘿在晨光里舒展葉片,就像我們伸向未來的觸角,悄悄觸碰著更多可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