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個星期都過得特別快,但我最盼望星期五。知道為什么嗎?因為下午有我最喜歡的小花籃編織課!
我們蔣村的紅繩子小花籃可有意思啦!洪老師給我們看過老照片,清朝末年村里有位奶奶發(fā)明了這種小花籃,現(xiàn)在都傳了五代人呢。特別神奇的是,小花籃上的每個結都有名字,像"如意結""平安扣",掛在門框上能帶來好運氣。我總想著要是能編出帶流蘇的燈籠花籃,過年時掛在奶奶家堂屋里該多漂亮呀。
洪老師教我們時特別有耐心,她手把手教我繞竹篾的訣竅。記得第一次編底托時,我的竹片總像小泥鰍似的滑走,同桌小胖編的籃子底已經(jīng)能穩(wěn)穩(wěn)立住了,我的卻像喝醉酒的鴨子東倒西歪。不過現(xiàn)在我能編出帶波浪邊的籃筐啦!午休時我偷偷把竹篾藏在書包里練習,涼絲絲的竹片貼著掌心,就像握著春天剛發(fā)芽的柳條。
雖然我的小花籃還沒裝上裝飾用的彩珠,雖然有時候還會把經(jīng)篾和緯篾搞混,但每次看見教室里掛著的示范作品——那個系著紅綢帶的雙喜花籃,眼睛就會亮晶晶的。媽媽說等我學會編五角星花籃,就買金線給我裝飾,到時候我要在籃子里放滿桂花,讓整個房間都香香的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