試題內容:
14.閱讀下面這首唐詩,完成文后小題。(8分)
有感五首(其三)①
杜甫
洛下舟車入,天中②貢賦均。
日聞紅粟腐,寒待翠華③春。
莫取金湯固,長令宇宙新。
不過行儉德,盜賊本王臣。
注:①本詩作于唐代宗廣德元年(763年)秋,當時,受糧食和吐蕃進擾等因素影響,因此朝中有遷都之議。②天中:指洛陽。③翠華:指天子之旗,這里指代皇帝。
(1)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,不正確的兩項是。(3分)
A.首聯(lián)從洛陽所處的優(yōu)越地理位置寫起,正是因地理位置優(yōu)越,人們才提議遷都洛陽。
B.頷聯(lián)緊承首聯(lián),寫洛陽百姓等待皇上給他們帶來春天般的溫暖,可見洛陽百姓正翹首企盼遷都洛陽。
C.頸聯(lián)前一句是說“金湯固”對于鞏固國家統(tǒng)治沒有任何作用,后一句突出對政治革新的認識。
D.尾聯(lián)中的“不過”一詞,看似輕描淡寫,實際更引人注目,突出了“行儉德”的重要性。
E.“盜賊”一句,一針見血地揭示了封建社會官逼民反的事實,語言尖銳,感情沉痛。
(2)結合全詩,簡要分析詩人對遷都的觀點態(tài)度。(5分)
試題答案:
14.(8分)
(1)BC(3分)(對一個得2分,全對得3分)
(2)對于遷都一事,詩人是持否定態(tài)度的。(1分)詩歌中,詩人委婉含蓄地表達了這一態(tài)度:頸聯(lián)兩句通過對比點明對鞏固國家政權來說,最根本的是不斷革新政治,使人們安居樂業(yè);(2分)尾聯(lián)進一步說明了皇帝躬行儉德,減少靡費,減輕人民負擔,才能實現(xiàn)“長令宇宙新”。(2分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