菊花新·用韻送張見陽令江華
清代:納蘭性德
愁絕行人天易暮,行向鷓鴣聲里住。渺渺洞庭波,木葉下,楚天何處。
折殘楊柳應(yīng)無數(shù),趁離亭笛聲吹度。有幾個征鴻,相伴也,送君南去。
譯文
世間別離最無奈,總到離別時,方恨相聚少。你我二人.意氣相投,此一別,好時光將少。我是多么不情愿,與你在日暮黃昏中告別,此時此刻的心情,想必我們彼此明了。
楊柳折了無數(shù),仍道不出珍重,笛聲陣陣,扣人心弦。你終究還是成為落日中的遠(yuǎn)影,我駐足難移,惟愿鴻雁伴君行,一路順風(fēng)順?biāo)?/p>
注釋
菊花新:詞牌名,《齊東野語》云:此曲為教坊都管王公謹(jǐn)作。此調(diào)有不同體格,均為雙調(diào)。本首為其一體,雙調(diào)五十二字,前后段各四句、三仄韻。
江華:在湖南省西南部,今為瑤族自治縣。張見陽:張純修,字子敏,號見陽,浭陽人。
愁絕:極度的憂愁。易∶改變。鷓鴣聲里,借指見陽將去的江華之地,地在西南方,故云。且鷓鴣聲亦含有惜別之意。
渺渺:遙遠(yuǎn)。楚天:古時長江中下游一帶屬楚國,楚在南方,故用以泛指南方的天空。
“折殘”二句:意謂在送別見陽之時依依難舍,楊柳折斷了無數(shù)次,本應(yīng)趁著長亭離宴上的笛聲作別,卻仍不忍分手離去。吹度:吹送。
征鴻:征雁,大雁秋來南飛,春來北往,但詩詞中多指南飛之雁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:
康熙十八年(1679年)秋,納蘭容若的好友張純修(號見陽)離京赴任湖南江華縣,容若作此詞以送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