晚出新亭
南北朝:陰鏗
大江一浩蕩,離悲足幾重。
潮落猶如蓋,云昏不作峰。
遠戍唯聞鼓,寒山但見松。
九十方稱半,歸途詎有蹤。
譯文
江水浩蕩而去,離愁卻襲上心來,真是幾重波浪幾重悲啊。
盡管江上潮勢已經(jīng)低落,但洶涌翻滾的波濤仍然猶如高張的車蓋,水面之上云霧沉沉,無有峰巒之狀。
戍鼓之聲從遠處隱隱傳來,頓添幾分肅殺之氣;遠眺江岸,唯有寒山老松,滿目蕭索。
如果人的一生九十年,我才剛剛過去一半,現(xiàn)在孤舟遠征,可嘆征程艱難,歸程無期。
注釋
離悲:離別的悲愁。
蓋:車蓋。此處指退潮時的波浪。枚乘《七發(fā)》:“江水逆流,海水上潮?!ㄓ慷鴿洹!渖龠M也,浩浩豈豈(此二字應(yīng)加三點水旁),如素車白馬,帷蓋之張?!贝司溲猿眲蓦m已低落,波濤還像車蓋一般。
云昏:指云霧迷漫。不作峰:謂山峰因云霧迷漫而顯現(xiàn)不出山峰的形狀。
“遠戍”句:只聽見遠處戍樓傳來的鼓聲,而不見戍樓。戍:防軍駐守處。古時兵營中以鼓角紀時,日出日落的時候都擊鼓。
這兩句意思是說:因為江闊云昏所以聞見只有戍鼓、山松而已。
“九十”句:《戰(zhàn)國策·秦策》:“行百里者半于九十?!币鉃樾邪倮锏穆吠?,走了九十里才是一半。此言末路之難。
詎(jù):怎,豈,難道。
創(chuàng)作背景: